2025中国会展人大会核心板块全面启动:征集创新成果,构建产业生态

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6:31   内容来源:网络      阅读量:17372   会员投稿

2025中国会展人大会核心板块全面启动:征集创新成果,构建产业生态

今日,2025中国会展人大会组委会正式宣布,大会核心内容板块——《2025会展业创新发展目录》征集、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、会展专业培训会、校企合作及人才交流专场、会展专业作品展及智库专家征集等系列活动全面启动。这是大会自筹备以来的首次集中发布,标志着这场聚焦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盛会进入实质推进阶段,将为行业搭建 “成果展示、资源对接、智慧聚合” 的综合性服务平台。

锚定创新方向,《2025会展业创新发展目录》征集启动

作为大会的标志性成果载体,《2025会展业创新发展目录》(以下简称 “目录”)以 “聚焦新质生产力,赋能会展新生态” 为核心定位,重点征集三大类创新成果:一是数字会展技术创新,涵盖 AI 招商系统、虚拟展览平台、智能签到设备等技术应用案例;二是绿色会展实践成果,包括可循环搭建材料、展会碳中和解决方案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等;三是会展服务模式创新,如跨界融合展会策划、全流程数字化运营方案等。

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录将组建由会展学术专家、企业高管、政策制定者组成的评审团队,对申报成果进行专业遴选。入选成果将在大会期间集中发布,纳入 “会展业创新成果数据库”,并通过官方渠道向参会单位推荐,助力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。即日起至2025年10月25日,相关单位可通过大会官网或专用邮箱提交申报材料。

聚焦实效对接,四大同期活动搭建产业协作桥梁

为破解会展业 “供需错配、人才短缺、成果转化难” 等痛点,大会精心设计四大同期活动,实现产业链、教育链、创新链的深度融合:

1. 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

面向会展主办、场馆运营、搭建服务、数字技术等全产业链企业,搭建 “一对一” 洽谈平台。参会企业可提前申报供需需求,组委会将依托大数据进行精准匹配,现场设置 “数字技术对接区” “绿色材料展示区” 等特色专区,推动项目合作与资源整合。活动不收取参会费用,企业报名截止至2025年11月15日。

2. 会展专业培训会

多场同期平行培训可单独报名!涵盖NGO自办展全流程运营、会展创新与国际营销,及出海合规对接、绿色会展技术应用、AI会展实战(含AI生成方案),另设会展新人入门、展厅博物馆运营专属培训,均含实操案例与实用工具,助力会展人提升。

3. 校企合作及人才交流专场

联动全国百余所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与头部企业,打造 “人才输送+定向培养” 双通道。高校可申报实习基地建设、课程共建等合作需求,企业可发布招聘岗位与人才定制计划,现场同步开展 “学生求职咨询会” “企业宣讲会” 等活动,助力解决行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。

4. 会展专业作品展

设置创意设计、数字技术、绿色实践、高校实践四大作品类别,面向企业、设计机构、高校师生及从业者公开征集。入选作品将实现 “线下展厅+线上平台” 双轨展示,优秀作品可获组委会颁发的参展证书,并推荐至行业媒体专题报道。为保障知识产权,申报需同步提交《原创声明》,确保作品合规性。

聚合顶尖智慧,中国会展人大会智库专家公开征集

为强化大会智力支撑,组委会同步启动智库专家征集,面向四类群体吸纳行业精英:一是高校会展相关专业教授、科研院所研究人员;二是具备8年以上经验的会展企业高管或核心技术负责人;三是熟悉政策制定的政府主管部门专家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;四是数字技术、绿色环保等跨界领域资深服务专家。

入选专家将获颁正式聘书,免费参与大会全环节活动,优先获取行业研究数据,并可参与大会议题策划、目录评审、行业咨询等工作。组委会将提供必要的交通与住宿补贴,保障专家智力服务落地。申报截止至2025年10月25日,审核通过后将在大会官网公示专家名单。

报名通道全面开启,共赴会展创新之约

目前,《2025会展业创新发展目录》、同期活动及智库专家的报名通道已同步开放,相关单位及个人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:

1. 登录大会官方公众号(EPCC会展人大会)“大会详情-资料下载” 专区,下载申报表格及指南;

2. 申报材料发送至组委会统一邮箱:dahui.zhan@wisepool.com.cn(邮件主题注明 “XX 项目申报+单位/个人名称”);

3. 咨询热线:15037150603(工作日 9:00-17:30)。

组委会表示,作为会展行业的年度盛会,2025 中国会展人大会将以此次发布为契机,凝聚行业共识,激活创新动能,为中国会展业从 “量的扩张” 向 “质的跃升” 注入强劲动力。期待各界精英积极参与,共绘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。

附件:各板块申报材料下载二维码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图文